- 企業(yè)
- 供應
- 求購
- 資訊
一、整改任務
按照中央環(huán)保督察反饋意見,我省2018-2020年應完成政策性關(guān)閉、廢棄礦山恢復治理面積3.7萬畝,截止2020年底實際完成治理面積約2.9萬畝,未完成規(guī)劃目標8150.93畝。
二、整改目標
一是全部完成(2018-2020)年度未完成的治理任務;二是各市完成2021年度閉坑礦山治理恢復項目竣工驗收工作;三是有效開展2022年度新建項目進場施工,并在2022年12月份前完成項目主體工程驗收核查工作。
三、整改措施
(一)接到《關(guān)于制定<遼寧省中央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保護督察報告>整改措施的通知》后,我廳高度重視,落實整改責任,聚焦整改任務,研究整改措施,2021年8月底前,我廳將2018年至2020年政策性關(guān)閉、廢棄礦山恢復治理未完成的治理8150.93畝規(guī)劃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相關(guān)市,其中,沈陽37.54畝、大連1069.6畝、撫順203.76畝、本溪299.61畝、丹東926.5畝、營口350.29畝、阜新338.83畝、鐵嶺4098.28畝、朝陽826.52畝。
(二)我廳要求各相關(guān)市嚴格落實政策性關(guān)閉、廢棄礦山地質(zhì)環(huán)境恢復治理主體責任,用好國家鼓勵政策,保障落實項目經(jīng)費,按照有關(guān)文件要求,加快完成2021年度全省2.89萬畝閉坑礦山治理規(guī)劃任務。同時,申報2022年度全省閉坑礦山治理項目財政預算,按照省自然資源廳和省財政廳批復項目實施方案進度要求完成下達2022年度治理計劃,并完成年度治理任務。
(三)各相關(guān)市完成閉坑礦山治理恢復項目后,組織成果驗收,省自然資源廳組織省級技術(shù)核查單位實地核查,并出具項目核查報告。
四、整改主要工作及成效
(一)已超額完成2018-2020年度整改治理任務
截至2022年11月中旬,沈陽、大連、撫順、本溪、丹東、鐵嶺、阜新、營口、朝陽已全部完成市級成果驗收工作。我廳作為驗收單位,從10月10日起,對巳落實整改措施、實現(xiàn)整改目標、達到驗收參考標準的,組織專家及核查單位陸續(xù)開展對沈陽、大連、撫順、本溪、丹東、阜新、鐵嶺、營口、朝陽9市省級驗收工作,現(xiàn)完成治理任務總計1.36萬畝,已超額完成整改治理任務。
(二)2021年度閉坑礦山治理恢復項目竣工驗收完成情況
截至2022年11月20日,沈陽、大連、鞍山、撫順、本溪、丹東、錦州、阜新、遼陽、鐵嶺、營口、朝陽、葫蘆島13市閉坑礦山項目已竣工且完成市級成果驗收工作,我廳已組織省級核查單位完成了省級復核工作。經(jīng)驗收復核,2021年度實際完成治理面積4.2萬畝,已超額完成年度治理任務。
(三)2022年度閉坑礦山治理恢復項目完成情況
2022年向各市下達2022年閉坑礦山治理任務3.7萬畝,治理經(jīng)費預算20162萬元,指導各市編制實施方案,組織專家對實施方案進行了評審論證,下達項目批復。截至12初,項目已達到實施方案序時進度,全部完成主體工程治理任務。
按照《遼寧省礦山地質(zhì)環(huán)境恢復和綜合治理規(guī)劃(2018-2022)年》要求,需要完成政策性關(guān)閉、廢棄礦山恢復治理面積89630畝;其中2018-2020年完成2.9萬畝(注:2021年6月-9月經(jīng)我廳對2020年度閉坑礦山生態(tài)恢復項目進行竣工驗收,實際完成治理面積1.68萬畝,2018-2020實際完成3.14萬畝),2021-2022年完成治理面積共計8.5萬畝,合計完成11.6萬畝,已超額完成治理規(guī)劃任務。針對整改問題我們已經(jīng)落實了整改措施,達到了整改目標,具備了驗收條件。
以上整改情況向社會公示,如有異議,請以書面或電話形式,向省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保護督察和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反映。郵寄的以郵戳為準,直接送達的以送達日期為準。
公示時間:2023年3月30日至2023年4月6日
受理部門:省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保護督察和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
電 話:024-62788397
郵寄地址:沈陽市渾南區(qū)雙園路30號
遼寧省自然資源廳
2023年3月30日
評論區(q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