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企業(yè)
- 供應
- 求購
- 資訊
今年以來,銅價呈現(xiàn)沖高回落趨勢。從基本面來看,銅價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今年銅市場不但沒有兌現(xiàn)供應短缺的預期,反而出現(xiàn)嚴重過剩。截至8月16日,全球銅顯性庫存共71萬噸,較年初增加46萬噸,較去年同期增長45萬噸。5月中旬以來,境外銅庫存開始回升,庫存從5月中旬的10.4萬噸上升至30.9萬噸。
銅礦供給面臨中長期風險
今年上半年,全球銅礦產(chǎn)量超預期增長,但是Teck、Riotino、Antofagasta、Codelco等礦業(yè)企業(yè)下調了年度產(chǎn)量預期。銅礦供給面臨銅礦老齡化、海外礦業(yè)政策收緊、非洲電力問題、ESG要求提高等中長期風險。
下半年精銅供應增速大幅收窄
今年1—7月份,國內精銅產(chǎn)量為694萬噸,同比增長7.11%。下半年以來,受銅價下跌、“783號文”和“反向開票”政策影響,用廢企業(yè)大量停產(chǎn),冶煉廠開工率下降,預計8—12月份精銅產(chǎn)量500萬噸,同比增長1.01%,較上半年增速有大幅收窄。
需求有望復蘇
從終端來看,電網(wǎng)、光伏、白色家電和新能源汽車等行業(yè)消費強勁,預計今年終端銅消費增速為4%,精銅消費增速為6%。但是,上半年受銅價上漲影響,精銅消費增速只有1%。7月份以來,國家電網(wǎng)和南方電網(wǎng)的訂單開始釋放,下游備庫情緒好轉,廢銅制桿企業(yè)大規(guī)模停產(chǎn),預計下半年廢銅直接消費量將減少30萬~40萬噸,精銅消費增速將恢復到9%,上半年沒有實現(xiàn)的消費增長將在下半年回補。
境外累庫原因及未來庫存變化
今年上半年,中國精銅進口量共192萬噸,同比增長16.14%。今年前5個月,銅市場呈現(xiàn)國內累庫、國外去庫的情況。中國精銅進口一直處于虧損狀態(tài),冶煉廠積極鎖定出口比價,將精銅出口至LME倉庫。5—7月份,中國共出口精銅30萬噸,計算上運輸和排隊交倉的時間,預計8月中下旬LME累庫將達到高峰值。5月份,COMEX銅價率先開啟上漲行情,COMEX和LME之間的銅價價差最高拉開到1100美元/噸;7月底,美國進口銅集中到貨,預計8—9月份COMEX銅將集中交倉。國內方面,預計下半年國內供應增速下降,但是消費增速走高。7月份以來,國內社會庫存開始下降,預計下半年國內去庫40萬噸。四季度,在銅市場去庫的提振下,銅價將重返漲勢。
評論區(qū)